【想法】部长下台会更好吗?

我们看过去那么多年,无论是行动党也好,反对党也好,新加坡人说实在的,没有几个想要从政......

自国务资政张志贤在国会说出“总理在评估部长表现时,会把事件考虑在内” ,社交平台和咖啡店里的议论,要两个部长下台的声浪不小。

这是民间很真实的声音,也许有些是旧事重提,仍在气头上的怨怒,也有些是算旧账,把过去好几件事牵连出来的不爽,认为部长领高薪,不能就这么算了。总之,不想把票投给她们的,也不隐瞒了。

你说PAP 会没有算到吗?会天真地以为过了就算了吗?

不会假装天下太平

就如张志贤说,维持国人对公共服务的信任至关重要,因为这是维持政府运作的核心。

同样标准看待PAP对部长出错的政治代价,我不认为PAP会像鸵鸟那样装着天下太平,过了就没事。

不过,事情过了,检讨之后,就应该往前走,希望选民不会意气用事。骂也好,宣泄不满也好,务实看,把部长换掉,找更好的取代,不是更好吗?

多少人愿意从政

说到“找更好的取代”这件事,我们看过去那么多年,无论是行动党也好,反对党也好,新加坡人说实在的,没有几个想要从政,特别是从非公务员和非军警体系出身的人选,屈指可数。

找人谈何容易,更好的不是没有,愿意吗?才是问题。

愿意挺身而出的人,越来越少了,原因你我知道,有这个能耐的,愿意抛头露面、没日没夜的,一举一动还会随时出现在社交媒体,被品头论足的,你找给我看。

PAP自有一套遴选的标准,对人品的要求不容妥协,但如果从政为民服务的前提是不能出错,那么,愿意举手的人就更少了。那些愿意的,会不会衍生不想犯错,避免犯错,不做不错的心态?

下一个会更好吗

外地不乏错一个换一个,排队等着人出错上位的官员。在那样的政治环境底下,下一个会更好吗?

那些犯错必须下台离职的,PAP不手软,而且自己会先动手,不必等民怨沸腾。不是吗?

更重要的是,出错了怎么补救,而不是掩饰,重要的也是,如何让民众不会失去信心。

领高薪就不会犯错吗?薪水少拿一些,就会更好吗?这是什么逻辑?